何谓【理念+算盘】的经营?
顾名思义,就是“理念”与“算盘”两手抓,把企业划分成一个个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小单位,开展量化授权经营,激发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创造性,是以人才培养(与企业家理念一致)为基础,实现企业持续发展和高利润的经营方式。
【理念+算盘】经营的核心由三大支柱构成,具体运作方式我们大致可以从如下八个方面来理解:
① 以企业的经营哲学、理念为基础,在经营·原则指导下;
② 将企业组织分成一个个“自主经营”的小集体;
③ 以计划为基础,通过【经营会计】实现“量化分权”将权利与责任同步下放,直至基层一线;
④ 同时,引入【内部交易会计】实现内部市场化运作机制,以内部竞争促进外部竞争;
⑤ 运用独立核算,掌握企业及各经营单位的实际情况——看清、看透、看系统;
⑥ 以利润作为核心目标,量化客观评价员工能力与业绩贡献,实现循环改善,形成良性文化氛围;
⑧ 是一种从“人心出发”,追求经营艺术与经营科学高度融合的企业现代经营模式。
从日本“经营四圣”的经营诀窍,到享誉全球丰田“精益管理”;
【理念+算盘】的经营思想始终不曾改变。
2000多年前,荀子在《三字经》中写下一句千古名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大概可以这么来理解:人最初的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一些差异。
从“人性假设”的原点来看,中国文化与目前大行其道的西方管理学理论的假设前提是背道而驰的。
西方文化受基督教的影响深刻,认为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是人的本性。因此,西方管理科学遵守的假设前提是“人性本恶”,主张通过制定一系列严密的“流程、制度(工具)”来规范和约束员工的行为,一方面促进效率提升,另一方面也以此规避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企业大量引进“西方现代管理的思想和工具”,经过不断的实践验证后得出结论:这种管理方式在推动企业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也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员工个人潜能的发挥,种种复杂繁琐的流程、制度交织在一起让企业内部的沟通协调成本不断攀升,当“不信任”的潜意识在企业内部拥有可滋生的土壤,很容易造成上下级、部门、员工之间相互抱怨而无所适从,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如何在企业经营中做到“扬长避短”,将东西方的精髓融为一体呢?日本“经营之圣”松下幸之助先生曾这样说过:“企业经营的基本是人,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培养人才。经营者应以追求全体员工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更加丰富为起点,构建起一套能使每位员工都发挥出百分之百能力的系统经营体制。”“当我们把某项工作托付给一个值得信任的部下时,应该做到‘信任亦不信任’。也就是说,信任你的部下,把工作交给他做,并不等于经营者就可以对这件事情不闻不问了,经营者必须认识到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负起全部责任。经营者在把工作交待下去时,对于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完成,心里要有底,要对此负责,这才是正确的态度。”“将工作托付给部下以后,不必要求得太琐碎,要在允许范围内让他放手去做,这样才有利于培养人才,但也绝不能让他偏离正常的轨道,经营者必须要有足够的警惕。”
【理念+算盘】的经营在实践中立足“以人为本”来追求企业内外部事物关系的“和谐共生”。通过“经营理念”与“落地工具”的相互促进,培养与企业家理念一致、获取经营成果的实践型人才,释放全员潜能,实现“利义合一。 ”